七月十一,未时。
    新罗军的战旗终于出现在了泗沘城外,可横亘在金文品所部两千骑兵面前的,是一片火焰般的赤红。
    金文品轰然勒马,摘下头盔,驻足远眺。
    金庾信给他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泗沘城下,哪怕只有一个城门,也不能让唐军将泗沘城独占了!
    可眼前这片火焰般的赤红着实让他吓了一跳,百济什么时候凑起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了?定睛一看,才发现火红的战旗上绣着的不是象征扶余族的三足鸟,而是硕大的“唐”
    字,还有张牙舞爪的金龙。
    “是大唐龙旗!”
    金文品倒吸一口凉气,唐军果然已经到了,目测人数不会少于两万。
    军令如山,金文品一咬牙,下令全军开动,向唐军靠近。
    “轰隆隆!”
    蹄声大作,在新罗骑兵发动的同时,唐军阵中同时奔出两支骑兵,一左一右朝新罗骑兵包抄过来。
    唐军大阵中央,数百面一人高的大盾齐刷刷竖起,组成一道钢铁长墙;大盾后的士兵根据午后阳光的方向,稍稍偏转角度,刺眼的强光便经盾面折射向新罗骑兵。
    新罗骑兵的坐骑们被强光一晃眼,纷纷受惊,原地乱窜,整个骑兵队列顿时乱成一团。
    “哗啦啦!”
    数百枝尖锐的步兵长槊出现在盾牌与盾牌间,伴随隆隆的鼓声,唐军盾阵缓缓向前迫近,很快就与两翼骑兵一起将新罗骑兵三面合围。
    新罗骑兵们看看唐军骑士胯下高大雄壮的战马,又看看自己胯下矮小战栗的坐骑,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觉得对方才是真正的骑兵,自己不过是骑着牲口赶路的驴骑兵,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想打又不敢。
    金文品又惊又怒,唐军这是什么意思,认不出来是友军吗?难不成还想把他们就地围歼不成?金庾信可没说万一被唐军包围怎么办。
    唐军三面围定,便不再向前压迫。
    唐军中奔出一骑,上面的军校用一口关中腔喊道:“兀那贼军,放下兵器,下马不杀!”
    “放下兵器,下马不杀!”
    “放下兵器,下马不杀!”
    数千唐军齐声高呼,关中腔还夹带着河南腔、河东腔,个个中气十足。
    新罗人本就个子矮小,被数千个魁梧壮汉这么一围,胆气顿失,一个个战战兢兢惶恐不已,连手中的兵器都握不稳。
    两名军校策马凑到金文品身边,道:“将军,唐军不像是要跟我们会师的样子啊,怎么办?”
    “西八,大帅说得没错,唐人背信弃义,果然在玩我们!”
    金文品能统领新罗为数不多的骑兵,脑子就比大部分将领活络,这个时候硬拼肯定不行,后果新罗承担不起;既然不能硬拼,那就先屏一段时间,看看唐军到底想干啥,于是道:“传令下去,让兄弟们都别怕,唐军不会真打!
    这可是在百济的地盘上,拿好兵器,别让唐人和百济人看笑话!”
    话音刚落,那一口关中腔的唐军军校又喊:“我数到十,再不放下兵器,格杀勿论!”
    金文品倒是能听懂几句汉话,可这关中腔就勉为其难了,完全听不懂对方在喊什么。
    金文品觉着应该先沟通一下,本想找个通译,可走得太急压根儿就没带,只好找来个大嗓门的军校,让他先出阵试试那边能不能听懂。
    于是,一个听不懂关中腔的新罗军校,和一个听不懂三韩土话的大唐军校,隔着老远在两军阵前你喊你的,我喊我的,谁也听不懂对方在喊什么。
    对面唐军军校十到一数完,盾阵后就响起一片开弓拉弦之声。
    金文品见沟通无效,只好亲自策马出阵,喊回那大嗓门军校,用生硬的汉话喊道:“吾乃新罗……”
    刚说了四个字,一枝羽箭呼啸而来,扎进他前方一尺外的草地里,箭尾兀自颤动。
    “西八,又是一群野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