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号,晚。
    章邯送走尉缭后,独自看了看这骊山陵墓,
    又来到这些已经开始吃晚饭的黔首这里。
    百姓们看到章邯,一个个都畏首畏尾,提心吊胆。
    虽说章邯没有怎么直接下令为难他们,但也并没有让他们离开和减少工作量。
    章邯也没办法,上头安排的事情,完不成,自己就得受罚。
    此时,最后一阵秋风萧瑟而过,章邯站在小山坡之上,
    有感而发:
    “百姓悲歌恸九霄,
    奴役深重历朝朝。
    英雄热血洒天地,
    黎民苦难何时消。
    枯骨成山埋冤魂,
    泪眼望断家破人。
    哀嚎彻夜震寰宇,
    悲愤交加无处尘。
    期盼曙光破长夜,
    奋起反抗斗恶臣。
    千年奴役成往事,
    盛世欢歌万年声。”
    底下的士兵听到此刻章邯的诗,此刻都纷纷抬起脑袋看着他。
    而一旁不远的刑徒徭役们,也痴痴的望着章邯。
    甚至稍远处的人们,见到此情此景,私下里也在问发生了什么。
    听完章邯的诗,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诗一听就是为民而写,他们怎么能听不明白呢?
    半炷香后(两分半。
    因剧情需要,这里再说一下:弹指间5秒钟,一炷香5分钟,一盏茶10分钟,一刻15分钟,一个时辰120分钟)。
    章邯所见百姓,无不掩面而泣,岁数大的直接跪在地上,朝章邯磕头而拜,嘴里还念叨着大人圣明之类的话。
    更有甚者,连碗中的“粟米干饭加葵菜叶子泡饭”
    都不香了。
    你要知道,秦朝的老百姓们大多数都是文盲,但你要问其疾苦程度,那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原因无非就是这个朝代的食物种类太少了。
    大多数老百姓吃的就是粟米做成的干饭,或者小麦做成的硬馒头,至于肉?别做梦了,底层老百姓可不敢奢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