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导致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是又怕他,又想靠近他,因为他经常一个人进山里,每次回来都带很多野味,让我们馋的不行。
    我家姓吴,在村子靠中间的位置,所以,过了村头车子继续走一段路才能到。
    这小孤村据说是明朝时候为了躲避战乱逃过来的人建立的,逃难的人很散,所以很多姓都有,吴家在这里也就三户人家,全是我的大伯和二伯,只是并非有特别进的血缘关系。
    吴家从祖上就人丁不旺,所以现在反倒越来越少,据说也有几户吴家的人,随着改革开放,都陆续出去闯荡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村里的很多人都有亲人那个时候出去,但回来的基本没有,那些回来的据说都是混的极差的。
    我爸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种了一辈子的地,交出了我这么个大学生,指望我能走出去,但是,他自己却不愿意出去。
    他说了,他从这里生,也要在这里死。
    村里很多人都这样想,甚至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也是,都不愿意出去。
    他们似乎很愿意待在这里,不愿意和外面有过多的接触。
    这或许也是导致我们村比较封闭的原因吧。
    我常常听人说,封闭的外界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封闭的人心,人心一旦封闭了,那就只能原地踏步,永远不可能前进一步。
    我这次回来发现村里还是有很大改观的,起码那些老旧的房子不在了,即使没多大变化,起码都是翻新了的,甚至有的家里还盖起了洋房,看起来也算不错。
    不过,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了,我走的时候那些孩子还小,十年过去了,他们变了,我也变了,即使我的容貌没变,但是气质和发型,还有穿着的变化也让他们即使认得我,也不敢询问。
    我不知道为什么,村里出来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孩子,或者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和我爸一辈的人一个都没看到。
    我觉得奇怪,于是和明媚下了车。
    “你是谁家的娃啊,你爸妈都哪去了?”
    我见一个孩子站在我不远处,我笑着问道。
    “我爸叫毛孩,你是谁啊?”
    那孩子才几岁,应该刚上几年级的样子。
    “毛孩,我想起来了,那小子以前老在我后面转,这都当爸了,孩子都这么大了!”
    我笑了笑,心想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我现在三十,毛孩顶多也就二十五不到的样子,这孩子都六七岁了。
    “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你不是我们村的吧?”
    这孩子旁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似乎是骨气了勇气问道。
    我的确不认识这孩子,恐怕我离开的时候才几岁吧,变化太大,加上时间太久,还真想不起来了。
    “吴辛,认识吗?算起来你应该叫我叔或者哥,我记不起你是哪家的了!”
    我笑着道。
    “你骗人,吴辛叔早就死了,村里都这样说!”
    少年反驳道。
    对比,我微微一笑,果然啊,我在这里已经是死人了啊。
    不过我也不在意,毕竟我也是走过鬼门关的人了,什么吉不吉利的话,根本不在乎。
    “好吧,那你能不能告诉我,这村里的长辈们都去了哪里了?”
    我问。
    “不知道,都在祠堂议事呢,我爸不让我去。”
    少年道。
    祠堂我是知道在哪里的,但是这个祠堂恐怕几十年没有用过了吧,我记得小的时候祠堂就已经是摆设了,至于为什么嘛,很简单,因为村子里的人不是同一个祖宗,自然不可能有共同的祠堂,这个祠堂据说还是某一个能力很强的村长建的,那个时候他为了把全村人凝聚起来,但是他的改革成功了一半,等他死了之后,什么都回到了从前,虽然祠堂还在,基本没啥用,也就是村里有关系到大家的利益的事情的时候才能用的上。
    “难道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我心里觉得奇怪,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