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考中,就必须将文章写得出类拔萃!”
    罗信有些茫然了。
    虽然他如今学识已经很高了,而且也很自信,但是却没有参加过科考,更不知道大明的科考中写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出类拔萃?
    “老师,那样的文章有什么标准?”
    “你如今已经具备能够写出那样文章的基础!”
    陆庭芳断然说道:“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必须拥有深厚的底蕴,熟读四书五经,通俗讲就是你肚子里有货,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章。
    你用了几年将为师书房中的书通读,便已经具备了这个基础。
    而且为师还发现你读过很多为师书房内没有的诸子百家书籍,所以你的底蕴没有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底蕴彻底发挥出来。”
    “如何发挥?”
    “三点!”
    陆庭芳竖起了三根手指,一根一根按下道:“理!
    辞!
    气!”
    “所谓理可是书中大义,天地人伦至理?”
    “不错!”
    陆庭芳点头道:“文章不能够偏离了这些道理,否则你就是离经叛道,别说考不中,说不得有牢狱之灾。
    所以一定要在这规则之内寻求文章的论理基础。
    这些基础来自于五经,同时宋朝诸儒之说也都是借鉴的经典。
    若说这理是文章的基础,那辞就是文章的表象。
    就如同一个人外貌,虽然说有不以貌取人的古话,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表象的重要性无虚怀疑。
    而论辞,还是要看汉唐,特别是汉代之书,你要多多研习。”
    “是!”
    罗信双目紧盯着陆庭芳,认真地聆听着。
    “至于气,那就是整篇文章要一气贯通,形成一种气势。
    从秦至宋的宗师大家文章之中尽可看到,就看你是否用心揣摩。”
    陆庭芳闭口不言,罗信微微垂下了眼帘,陷入了沉思。
    罗信原本以为自己对于时文制艺已经非常了解,而且感觉自己写起来已经得心应手,虽然感觉自己一直写不出来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文章,还一直觉得是自己在大明的阅历不够,等到自己阅历够了,自然就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
    但是,如今听到陆庭芳这一番讲解,却让他心中豁然开朗,条理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未完待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