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沉稳的坐在椅子上,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希望国家繁荣国防强大,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贡献,是应该的事情。”
    “只是,我想知道国家究竟打算把我怎么办?”
    “小胡同志不要担心!”
    黄秘书摆摆手,笑道:“你可能听到些什么不好的传言,或者自己瞎猜吓自己,你放心,咱们这么大的国家不会占你的便宜!”
    黄秘书先是给胡文海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话锋一转,便又接着说道:“不过咱们国家的情况你也清楚,改革开放处处用钱,经济情况不乐观。
    一次拿出20多亿人民币,恐怕是不太现实。
    所以请小胡同志你能体谅一下,不知道咱们能不能,呃,分期付款?”
    胡文海失笑,看黄秘书的样子,想必想出分期付款这主意可费了不少力气。
    在八十年代国内哪有这么个名词,恐怕还要参考了国外的翻译才行。
    但是有个问题,作为从后世重生的人,谁还不知道那么一句话:欠钱的是大爷,债主是孙子。
    就算没吃过猪肉,总看过黄宏演的黄世仁和杨白劳吧。
    这债务人成了国家,有几个够胆不还钱就武装讨债的啊?
    胡文海当即将头摇成了拨浪鼓,正色道:“黄秘书这说的不对!
    国家既然经济紧张,那我怎么能再给国家添麻烦呢!
    咱不是那样的人!”
    他这一句话说的黄秘书差点热泪盈眶,看看,小胡同志是多好的同志啊,真不愧是老革命家培养出来的好苗子,这觉悟哪有报告里说的那么差,也不比他爹胡解放低多少了啊!
    “这可不行,钱还是要给的。
    这不光是你一个人的事情,22亿虽然有些多,但总多不过国家的面子。
    个人百姓家欠了债,还知道砸锅卖铁还钱呢。
    国家如果欠了钱,更不可能赖账的!”
    是的,或许大领导们真不想赖账。
    但到时候年底做预算,这里要钱、那里要钱,估计胡文海这笔钱的优先级肯定就要排到不知道多后面去了。
    等到大领导们记起来问上一句,下面人回一句“国库里没这笔多余的钱”
    ,多半上面也就偃旗息鼓了吧。
    说到底,欠钱的人怕的是不还钱坏了名声。
    可放到国内,胡文海也得有这个话语权喉舌去发声,才有让人“怕”
    的资本吧。
    远了不说,八十年代几次清理挂靠私营企业的时候,可是吓的不少人将自己的企业“捐”
    给了政府。
    几多不甘心的“挂靠”
    企业老板,不得不“卷款”
    潜逃。
    1988年,曾经盛极一时的万宝厂长邓韶深,万宝电器挂靠在妖都二轻系统下,市府看他工厂办的好,于是一股脑塞给他24家亏损企业。
    然后规划经营决策和主管部门发生冲突,最后迫不得已不仅万宝电器没有保住,他本人也不得不“出逃”
    加拿大。
    然后好好的万宝电器,就此再无声息。
    万宝的悲剧只是开始,转过一年之后,1989年才是私营经济的倒春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