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过完了端午节,转眼就到了十七这一天。
    五月十七是李氏的生辰。
    上了岁数的人,一般都不爱过生辰。
    李氏五十多岁,年轻不在,说老呢,好像也谈不上。
    乡下人给老人过寿,一般都是比较含蓄的。
    家里条件好的,便摆席设宴,请亲朋好友,全村老少过来吃一顿饭,热闹热闹。
    要是过整寿,那声势还要更加浩大一些。
    家里条件一般的,就在自家煮个长寿面,小辈们在跟前乐呵乐呵,尽个孝心也就是了。
    李氏的生辰,不是整寿,加上杜家人又一向低调,所以并没有大办。
    早早的,刘氏便起身了。
    她去小厨房烧水,准备煮红鸡蛋和长寿面。
    红鸡蛋是昨天晚上涂好的,长寿面却要早上起来现做。
    杜玉娘也早早起来了,李氏的这碗长寿面,她准备亲手做。
    “你还真起来了?”
    刘氏微微惊讶的笑了笑,“不过说真的,玉娘啊,你要是一直像现在这么懂事啊,娘就放心了。”
    杜玉娘轻声嗯了一下,“我长大了嘛!”
    她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小忐忑,前世她好歹也活了快三十岁,这会儿装小姑娘撒娇其实还是挺别扭的。
    刘氏笑着道:“对对对,你长大了。”
    她一边说,一边准备舀些面粉出来,好和面,做面条。
    “娘,今儿这面我做吧!”
    刘氏愣了一下,她突然想起来上次闺女做的炸酱面来了,“行,你做吧!”
    杜玉娘十分高兴,被人信任,是一种快乐。
    杜玉娘打算做抻面。
    抻面是一种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的技巧,会而不难,难而不会,但却是需要勤学苦练才能掌握的一门技能。
    面条想要做得好吃,有韧劲,其实不太容易。
    杜玉娘和面的时候,在面粉里稍稍放了一些盐,碱面,随后她一点一点的加清水,然后将面粉搅成絮状。
    水的温度是关键,还有就是加到面粉里的时候,一定要均匀的,少量的多次加入,一定加太多的话会影响面团的质感,从而影响面条的口感。
    将絮状的面疙瘩和成一个面团,反复揉。
    揉面也是有技巧的,看似毫无章法的和面,揉面,其实都是有规律的。
    整个过程大概要两刻钟的时间,揉好后的面团表面光滑,面盆和手上都没有面粉,这才算是合格了。
    面团揉好后,要放到盆里,盖上盖帘饧两刻钟左右。
    饧好的面团微微膨胀些许,面团更加细软。
    将饧发后的面团打条,放到桌面上用双掌反复揉搓成条。
    杜玉娘的动作很快,刘氏只觉得眼花缭乱一片。
    那些已经被搓成条的面在她手里,仿佛已经有了灵性一般。
    杜玉娘不停的摔打着手里的面坯,将面条拧成麻花状,再抻开,不断地扩展它的延展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