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肘腋萧墙暮色凉(七)
    从保慈宫中出来,走在通往自己寝殿的廊道中,赵颢与天上皎洁的月光截然相反,始终阴沉着脸。
    王妃冯氏也是脸色木然的走在身后两步的地方,结缡三年后,夫妻两人的关系越发的紧张。
    而抱着赵颢一对儿女的两个宫女,还有一群内侍则不敢靠得太近,远远吊在后面。
    除了嚓嚓的脚步声,一行人行动间没有半点的声响,宛如在沉默的行军,气氛压抑得堪比守灵的夜晚。
    一名给高太后端着药汤的小黄门迎面过来,见到赵颢这一路发丧一般的气氛,便缩了缩脖子,连宽敞得足以并行马车的廊道都觉得太窄,慌忙两步退到廊外,在雪地里跪下来等着雍王家一行人过去。
    赵颢脸色沉沉,连瞥都不被瞥那小黄门一眼。
    他的心情七分愤怒,三分憎恨,对外界的变化,丝毫没有一点关心。
    刚刚在保慈宫中挨了一顿训,而他的兄长、如今的天子却在一旁做作的劝着发怒的娘娘。
    赵顼言辞恳切的为赵颢辩说,劝着娘娘息怒。
    但赵颢知道,他的兄长现在的心中,就好像跟宫外一样,一个劲的在响着欢快的鞭炮声。
    在外,横山大捷、罗兀克复,熙宁三年的连绵战事有了一个完美的总结;在内,新法顺利推行,去年的税入减去支出之后,有了近百万贯的结余;比起英宗年间,一千五百万贯的亏空要好上许多。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熙宁三年战事不断,而且又开始给胥吏增发俸禄的基础上。
    就算宫中刚刚诞下的是皇女,而不是内外盼望已久的皇子,也没坏了他大哥的心情。
    反而刚出生的皇二女,转天就被封为宝庆公主。
    而他赵颢就很倒霉,不但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成了世人口中的反派,而且现在还被朝臣连番弹劾,说他有损天家体面,不宜久居宫中——‘先把你们自己的裤裆管好,好意思跟我比哪个更不要脸!
    ?’赵颢倒是想这么骂。
    但是,他可没那个机会,想跟朝臣对骂,先得坐上皇帝的宝座。
    今次的上元夜观灯,赵颢也是没心情去了,站在宣德门城楼上给人指指点点,他还没那么好的气量。
    但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赵颢并不会恨错人。
    韩冈是起头的,赵颢心里牢牢记着。
    明着说要把事情压下去,私下里却是推波助澜的兄长,赵颢也一样记着。
    不就是要把他赶出宫吗?兄弟情分全都丢一边去,真是把李世民的样学到了十足十。
    赵颢知道,他的大哥一向崇敬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听说当初王安石第一次面圣,问他崇过往帝王何人之功,赵顼的回答就是李世民。
    不过真要说起李世民,恐怕他大哥也要担心他赵颢有这份心思,正好也是老大、老二、老四三人这么排着。
    不过赵颢不是疯子,心里有想法,也不是在现在。
    ‘真的要被赶出宫去了。
    ’
    赵颢回到了分配给自己的寝殿,冯氏领着两个儿女到里面去了,也不搭理他。
    而赵颢在外面坐下来,望着头顶上雕饰斑驳的梁柱椽子。
    都是老旧的货色了,几十年过去,并没有修补过几次,就跟中书省的建筑一样,破败得连外面的酒楼都不如。
    可是,这是皇城里的殿宇。
    就像是古董,唐时的三彩,就是比现在的官窑要值钱,价值不是在质地上。
    但这座宫舍很快就跟他无缘了。
    群臣上书,一面倒地声音,新旧两党之间的矛盾都看不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