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京都。
    平乱王府。
    随着龙舟腾起,瞬间便化作一道流星,消失在了天际之中。
    望着离开的许清宵,慧正神僧不由叹了口气。
    他知道许清宵对自己有很大的芥蒂。
    可实话实说,慧正神僧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为的是天下苍生,度化许清宵,又不是控制许清宵,不过只是想让许清宵皈依佛门罢了。
    许清宵的态度,让慧正神僧有些无奈,但他知道的是,自己该说的话也说了,听不听是许清宵的事情。
    也算是化解了之前的恩怨,不把事情闹得太僵。
    “需要回去,好好部署一番,许清宵这趟前往浩然王朝,只怕凶多吉少,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也算是化解恩怨,再请他来天竺寺,强行度化。”
    慧正神僧这般想到。
    。
    而此时,龙舟也已经消失了。
    龙舟之上。
    许清宵感受得到,慧正神僧特意过来的提醒是什么意思。
    这家伙只怕还想着要度化自己,当真是令人作呕。
    不过也没事了,佛门的事情,等处理完文宫再说。
    未来还长着。
    就如此。
    一连两天的时间。
    中洲都显得无比热闹与沸腾。
    浩然王朝开国大典,这是由读书人组建的国家,对于天下势力来说,算不上是一件好事,但也算不上是一件坏事。
    毕竟文宫脱离大魏,也算是压制了大魏的底蕴。
    但这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众人也清楚,这帮读书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想要通过儒家思想来控制整个天下。
    每个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有势力抨击儒道,但大部分的势力还是隔岸观火。
    毕竟这是中洲的大事,突邪王朝,初元王朝,还有大魏王朝都没有说什么,自然也轮不到他们出面。
    这两日的时间。
    浩然王朝当中,才气淹没一切,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齐齐聚集,各方大儒也纷纷应邀参加盛会。
    文宫向天下势力发来请帖,东洲,南洲,西洲,北州,包括中洲三大王朝,也纷纷应邀。
    但最惹人瞩目的,还是许清宵。
    世人都知道,许清宵与文宫之间的矛盾。
    文宫敢向许清宵发请帖,肯定是有目的,而许清宵敢应邀,却成为了世人惊讶与好奇的地方。
    有人猜想,许清宵敢应邀,显然是有底气,似乎藏着什么底牌。
    但也有人认为,许清宵敢应邀,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古往今来最年轻的半圣。
    年轻人狂妄一些很正常,再加上许清宵本身做事就无比激进,天不怕地不怕,文宫邀请,许清宵答应也很正常。
    但不管如何,许清宵应邀了。
    浩然王朝开国大典,必然是一场龙争虎斗。
    武昌二年。
    三月三。
    浩然王朝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