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以为,开张第二天,天蒙蒙亮,店铺门前排起长龙足够说明药膏红火。
    谁知当天晚上,有人背着毯子跑到药店门口打地铺,就等隔天店铺开门,直接冲进去。
    打地铺的人不少,起码十几个。
    赵民震惊着震惊着,也就习惯了。
    第四天,他面色不改宣布,开店活动已经结束。
    药膏恢复成两百信用点一盒的正常价格,每小时由供应一百盒改为五十盒,卖光就暂停营业,等下一个小时。
    随着制作数量的增多,手底下药师制作药膏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勉强能满足一天四百盒的需求。
    本来一百盒就抢得头破血流,现在数量减少一半,难道要他们整天整天的耗在这,其他事不干么?
    当即有人冷哼一声,“又不是只有你家卖疗伤药。”
    说完,愤然离去。
    赵民面色不改,他本来就嫌要买的人多,巴不得多走几个硬气的,也好减轻压力。
    更多的人心有不满,却面带迟疑。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药膏救命,难道真要买次品么?
    “赵老板,你也太不厚道了吧!
    这么点数量够几个人买?我算算,一人三盒,十七个人就卖光了!”
    有人大声说出看法。
    “对呀对呀。”
    其他人附和道。
    赵民早已想好对策,只见他一脸哀痛,跟众人大吐苦水,“我也不想这样。
    开门做生意,怎么会主动把生意往外推呢?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药膏有一味材料叫蓝草,我刚发现蓝草已经被齐家买断货了。
    没了材料,药膏产量怎么多的起来?”
    虽然库房里蓝草不缺,缺的是人手。
    但赵民是什么人?有机会给齐家泼脏水,他哪肯放过,当下把药膏产量减半的原因赖到齐家身上。
    赵民早有心理准备。
    被逼使用饥饿营销时他就知道,店铺热度是上去了,挨骂不会少。
    虽然有正当理由,不过背地里难免被人嘀咕“没用”
    ,“废物”
    ,“居然不早做防范”
    之类。
    可好就好在,不光是他一个人挨骂。
    赵民想到这点就想笑。
    众人愤懑的时候,总会顺带埋怨齐家“缺心眼”
    ,“自己做不了好伤药,还不让别人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