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奇怪的。
    文人更奇怪。
    在人类这个大群体中,文人向来都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比武者,文人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更多。
    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乎所有文人最终的追求。
    所以世人可以看到,不管是再大的学术大家,大多都有过一官半职。
    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诉求。
    说的不客气一点,很多学术大家都是因为在官场上混不下去,才不得不研究学问。
    亦或者研究学问积累名声,本就是为了自己将来入仕做铺垫。
    但是文人是虚伪的。
    他们知道世人最仰慕高人,知道皇帝也不喜欢企图心太重的人。
    所以他们往往会给自己披一个高人的皮。
    清流的声望,绝对不是重臣能够比拟的。
    很多清流,到最后都自己打自己脸,最终还是屈服于名利之下。
    正因为如此,如陶渊明这样的隐世,才能够做到天下敬仰。
    真正说起来,陶渊明这种人存不存在,对于九州来说都没什么影响。
    反倒是缺少了那些政治家,九州绝不可能是现如今这副模样。
    但是世人不会这样认为。
    都知道权力是个好东西,那没有权力欲望的人,自然就会被人高看一眼。
    高大全要的,就是这个声望。
    反正他本来也没想过入政坛。
    退一万步说,他就算是入政坛,也不会挑大宋。
    风波之地不说,皇室大权旁落,民间暗流汹涌。
    江南州,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却绝对不是玩弄权术的好地方。
    所以高大全不在乎损失什么,他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在官场摸爬滚打,和一群顶尖的精英明争暗斗。
    别看八大派跳得欢,高大全并不认为他们有多难对付。
    高大全始终坚信,九州真正的精英,三分之一在政坛,三分之一在军队。
    还有三分之一,才轮到民间、武林,而且还包括天位和武神之间去争抢。
    听到高大全说他此生不入政坛之后,电视机前,很多人都十分震撼。
    高大全是高俅的儿子,而高俅是大宋的太尉。
    所以高大全如果入仕,起点是相当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