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万里同心别九重
赶在寒冬冰封大江之前,负责押运天朝三十六州年赋的官船陆续抵达了天都。
再有一个多月便是春节,往年这个时候,朝野内外必是有些忙碌的喜气,只因年赋是一年中最后一件大事,如今顺利到了天都,再忙上几天,便可以封印领赏,舒舒服服过个吉祥年了。
齐商揣着年赋的奏报进了致远殿,皇上正和斯惟云在议事,现在已是左都御史的褚元敬亦随侍在侧。
斯惟云刚刚奉旨从湖州赶回天都,入调正考司。
他一直以来监修西蜀、江左几大水利工程,估算账目不可谓不精,而且严谨刚正,心志坚韧,正是清查亏空之不二人选。
夜天凌此次将他调回天都,乃是有了重用的打算。
听说是年赋的奏报,斯惟云觉着十分及时。
兵部和工部刚刚呈上奏折,一列了今年戍边军队的冬需,一呈上昭宁寺的预算,再加上年末各级官员的封赏和北疆十六州那边,几项下来便有近千万的银子等着用。
现在年赋到了天都,这些便都不足为虑,清查亏空也有了缓冲的余地,可以从长计议。
夜天凌一边和斯惟云说着话,一边自晏奚手里接过奏报:“这些都最好趁着年前……”
话到一半,突然顿住,目光停在那“九百三十万”
几个字上。
齐商垂首站在下侧,一阵安静过后,感觉有道清冷的目光落至身前,纵然早有准备,还是心中一凛。
夜天凌将那奏报从头再看了一遍,唇角无声一挑,似是现出一抹淡薄的笑意。
斯惟云和褚元敬都是凌王府的旧臣,深知皇上的脾气,看到他这样的神情,便知是出了事。
夜天凌将奏报掂在掌心,看向齐商那身紫袍玉带的三品官服:“齐商,你这个户部尚书做了几年了?”
齐商谨慎地答道:“臣是圣武二十二年调到户部,二十三年任的户部尚书,已经五年了。”
“你倒是给朕说说,去年的年赋是多少?”
“回皇上,三千六百四十二万。”
“前年。”
“四千五百五十万。”
“那今天这九百三十万的年赋,朕想听听你的理由。”
御案前广袖一扬,皇上随手将奏报丢在了一旁,淡淡问道。
斯惟云和褚元敬同时吃了一惊,谁也没料到今年的年赋居然只是往年的零头。
年赋向来是下年财政的主要来源,这么一来,国库可等于全空了。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此次年赋收缴,湛王派系的人除了齐商领着户部尚书的职避无可避,其他一概不曾出面,现在便出了这样的结果。
面对这样一问,齐商是早有准备,低头奏道:“陛下,今年与往年有些不同。
西北两边战乱初平,陛下体恤民情,恩旨免了不少州的赋税。
西蜀与北疆,都是我朝税收之重,这一来便去了小半。
东海那边因频遭海寇,今年贸易不畅,这笔税收也减了很多。”
这自然也是理由,但即便如此,光江左七州也至少应有一千五百万以上的税银。
这年赋不是没有,是收不上,收不上,是因为去的不是湛王的人。
夜天凌淡声一笑,点头:“这些心思动得倒齐全,你是不是接下来要告诉朕,若非还有你齐商一力为国,这九百三十万都未必能有?”
齐商背心顿时凉意丛生,一抬眼,正撞上皇上那瀚海般的目光,心底一沉,竟有种一脚踏空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