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学经济学不累用经济学颇爽3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似乎有一个组织者,在调节着市场价格,使之在该价格水平下,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
而且,在50元的价格下,A比原来省了40元,B省了30元,C省了20元,D省了10元。
消费者总共省下了100元。
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称为“消费者剩余”
。
而在50元的价格下,丙按原来预定的价格出卖,而丁比原来多赚了10元。
西方经济学把这叫做“生产者剩余”
。
如果把消费者剩余也看成是社会的节余,那么我们说,这总共的110元是所有情况下能够让社会节省最多的价格。
这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中常说的,在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道理。
我们说,正是广州餐饮业的高度发达,商家们在激烈而有序的竞争中,不断地为广大消费者推出了“物美价廉”
的可口美食。
可见,一个成熟、全面的市场体系,不仅能够给厂商,而且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许多的利益。
经济学家提醒你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商品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物业管理,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有形商品的交易场所。
资本市场是指进行长期资本(即股票和债券)交易的市场。
长期资本是指还款期限超过1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
它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
劳动力市场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为什么有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乐乐家搬进了新房子,打算添置一台电视机。
周末,乐乐陪着妈妈逛商场,发现家电市场上差价很大,同样29寸的彩电,有的4000多元,有的2000多元。
令人奇怪的是,越是价格高的产品,反而卖得越好。
这种现象让乐乐感到很困惑,她曾听爸爸说过,国内家电特别是电视产品质量相差不大。
为什么人们选择价格高的呢?如果其他产品的质量不如名牌的,这种选择无可厚非,而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这样的选择显然不太合理。
仔细想一下,乐乐遇到的这一状况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都可以见到。
清华大学的一般毕业生和其他一般高校的拔尖学生比,其水平不一定高,但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大多选择前者。
这种并非由产品质量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排斥现象,就被称为经济领域的歧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