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灵月好奇的是:“能拍吗?据我所知,总局是不会同意拍这类电影的。”
目前我们这边电影都是红色类,就连庐山恋和牧马人还要等几年,更不可能同意拍江湖武侠类的电影。
灵月是怕他们一时兴起买了,结果没拍成,又来跟她扯皮剧本费啥的。
或者剧本在他们手里吃灰,她白白浪费心血。
结果对方很激动地告诉她,不是北影要买,而是港城来的长城影业要买。
杂志社其他人听了不懂,咋还跟港城有关系?长城影业又是什么?
灵月却明白港城那边影视行业的情况,如今港城那边红火的,都是中立派或是亲外派,只有长城是处处受打压,曾一度频临破产。
那边红的明星都不敢拍长城的片,电影相关行业的人同样不敢跟长城合作。
也许是因为这样,长城那边的工作人员过来汇报,无意间看到这本菁华出的杂志,一时兴起突然现这篇武侠小说很适合改编。
并且都知道,咱们这边的稿费极低,像港那边的剧本费几万、十几万都是常态,而我们这边给个几百、上千都是高薪了。
长城的工作人员也一起来了,看完灵月给出的全本小说,非常满意。一听灵月能改成剧本,当即约好,三天内改完他们满意就卖。
因为三天后他们就要回港城了。
灵月开始是按北影的要求来写的,比较保守,贴近主旋律。但既然改成港风,那就可以大胆一点,血腥一点。
她看过这部电影,又能给予一些十几年后才成熟起来的电影方面的建议。剧本给到港城人手里的时候,对方看完都激动地拍大腿。
因为她还画了一些动作分镜,这可是相当专业的。对方看她的目光都变了,用塑料普通话说着,不愧是菁华的才女,要出高薪请她去港城工作。
把杂志社长都吓到了,忙说灵月是大一新生,并且人家还是军职人员,怎么可能去港城!
灵月只能说自己可以给予一些他们拍摄建议,自己目前确实不可能去港城工作。
出乎所有人意料,对方竟然给出两千港币来买这个剧本。把北影的人都吓到了,在一旁道:“价钱我们再商量。”
大家心里都明白,要是北影的人给,一个大一新生的第一部剧本,三百块都算多了!
结果对方不光付了两千港币,还给了灵月一个联系方式,希望以后多多合作。
才小半天,经济学院出了个大才女加财女的消息就不胫而飞,本来杂志卖得就火,大家都想看小说后续剧情想得心痒痒。
没想到连港城的人都这么喜欢,还出那么高的价钱来买。
这两千港币,相当于九百人民币,本来全是灵月的,杂志社没理由要。
但灵月坚持把一千元给了杂志社,用做以后的资金,也因此杂志社正式分配股权,灵月一人占一半。
没有人意见,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要是没有沈同学这部剧本,和她改版的杂志,一年内都别指望有收益。
社长最高兴,他看人民日报现沈灵月就在本校,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请人,结果就请了一尊财神回来。
灵月去银行取钱,因为是港币能换到华侨劵。
灵月便换了一些,特地把好消息告诉叶奶奶。一听是港城那边买走她写的小说,叶奶奶也很骄傲。
笑说孙媳妇还没出校门,就能赚外汇。
灵月请她是一起去华侨商品店,给叶炎买礼物。
名表大多是一百元以上,但叶炎目前戴明显不合适,灵月准备买一块几十块的沪牌表,皮鞋、皮带各买两套。
本来还想买衬衫的,但一算还是自己做更划算。又坚持给叶奶奶买了一条金项链,给家里添了一台新的缝纫机。
叶奶奶本来不要她买项链的,灵月故意说:“奶奶送了我那么多饰,如果不要灵月的孝敬,那您给的礼物我也不收了。”
叶奶奶这才笑说:“好,那奶奶就要了,等我百年后,都给灵月。”
灵月又买了几支好钢笔,准备送给杂志社的同伴,再给舅舅和李佳双各寄一支。还给舅舅也买了一双皮鞋。
她并不是有钱了就乱花的性格,只是太开心了,她想给亲人朋友一份礼物。
更让她开心的是,以后她的剧本、小说能送到港城那边出版,比我们这边创作要自由多了。
她之前还盘算着,杂志火了起来,再想法子接触港城那边。没想到这么幸运,杂志才出第一刊,就有港城的人过来又恰好看到那篇小说。
她准备暂时不写剧本,等港城那边拍出电影,看看效果。如果电影火了,她的剧本价格会更贵,如果没火,她就专心办杂志。
剩下的钱当然是存了起来,叶奶奶见她都没给自己买一件好衣裳、好饰,只买了一盒面霜,又心疼又打心眼里爱。
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小炎眼光不错,比他妈之前给他订的那个姓楚的不知强多少!
灵月都忘了楚楚这回事,还是听吴婶他们私下讨论才知道,楚楚没考上大学,被家人安排和叶淼一起送到港城那边读书了。
说是读书,但去那边还有心读书啊?花花世界迷了眼。
这年头拍电影快得很,从写剧本到上映,几个月都很正常。听说新艺城的麦佳、曾智韦、徐客等几个伙合人,头脑风暴讨论一夜,一部电影的剧本就出来了。
四月的时候,港城那边先给灵月写信,说那部片子已经开拍,她给的武打分镜非常好,希望她能多画一些。他们愿意补些稿费。
灵月当然不拒绝,因为她本科的学业也没落下,每次考试都是学院前十。所以她分心在杂志社,教授也没找她谈过话。
如果考试挂科,那她敢去做别的,肯定是要挨批评的。
并且灵月还得了一个新工作,那就是学校翻译外语文件。因为她第一次英语考试,就得了九十分,全校最高。
没人追究她是从哪里学的英语?甚至没人举报她。因为她的身份太硬,有军职的。也有领导好奇查了一下她为什么能入职军中?
结果一查就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