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潇湘文学 www.xxwx.net,最快更新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第176章 苍龙俯瞰人间

    左良玉死不死其实是老朱一句话的事情。

    朱云峰没有为左良玉洗白,他只是把左良玉干过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老朱面前。</p>

    杀人放火,劫掠百姓,听调不听宣,每一件老朱都清清楚楚。</p>

    同样。</p>

    坚持抗清未投降。</p>

    不贪财,对士卒好,不克扣部下的粮饷,收养战死士卒子女,一直在帮崇祯攻打张献忠李自成,也都是事实。</p>

    人的两面性以及复杂性,是好是坏都交给老朱,让他自己去分辨。</p>

    甚至朱云峰对左良玉没什么好感。</p>

    毕竟后世人站在的是百姓的立场,你劫掠百姓,就是死罪,没什么好辩驳的。</p>

    因而左良玉的结局真就是看老朱自己的意思。</p>

    本来老朱也是打算处死他,再派人收编他的部队。</p>

    结果是一样的,只是稍微麻烦了点而已。</p>

    然而没想到的是,恰好左良玉没有拿流民在前面冲锋,让傅友德与冯胜感觉到诧异,于是才询问老朱的意思。</p>

    只能说运气使然,若非如此,现在左良玉早就被炸上天。</p>

    得知这事,老朱也有了自己的考量。</p>

    他带了五千多人过来,打天下肯定是够了,横推各路叛乱乃至北方的清军,轻轻松松的事。</p>

    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p>

    没有自己的班底,纯靠这五千人想守住那么大基业,扫清天下,重定乾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p>

    所以拉拢大量明末土著,收拢过来成为自己的班底是最合适的选择。</p>

    后世人站在人民史观,以百姓的立场看,左良玉必然是个土匪之流,是要上审判台的。</p>

    但站在老朱的视角,他是英雄史观,干大事不拘小节,左良玉忠诚于大明反而成为优点,劫掠百姓便不算什么事情了。</p>

    毕竟曹操屠城,让泗水为之不流,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也无数人推崇他,何况一个左良玉?</p>

    原本也是要处置了他,不过既然对方没有拿流民做挡箭牌,又恰好能够收服过来,免得左良玉旧部忠诚度下降,便是一石二鸟的事情。</p>

    于是左良玉的命运也就有了改变,算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p>

    朱云峰其实能猜到老朱的意图。</p>

    不过他不会去从中作梗,非得逼老朱宰了左良玉。</p>

    后世人只是见识多,这帝王心术不是他能玩转的东西,还不如不碰,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富贵一生足够了,何必去多管闲事?</p>

    因而事态的展顺其自然,随便老朱自己做决定就是了。</p>

    很快没多久。</p>

    季赫就又把左良玉带了回来。</p>

    相比于刘熙祚和周二南的震惊,左良玉现在反而平静了许多。</p>

    他之前就有了一定心理预期,所以倒也能够接受现实。</p>

    等他进帐篷的时候,老朱正在做下一步指示。</p>

    “李乾德那边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接触,下一个是吕大器,必须要把周围的明军势力纳入朕的麾下。”</p>

    老朱在明朝的湖南地图上几个势力范围画着圈圈道:“一旦接收了这些势力,让他们去治理湖南地方,朕就能腾出手来南下把张献忠处理掉,再步步为营,至湖北与河南。”</p>

    “陛下,左良玉回来了。”</p>

    季赫进去学着古人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拱手道。</p>

    “嗯。”</p>

    老朱扭过头看向左良玉道:“你过来看看,有什么策略否?”</p>

    他们虽然有大量的资料,但毕竟左良玉是明末最大军头势力亲历者,想来有他的思考和建议。</p>

    左良玉有些不解道:“陛下天军神威,为何死守长沙?非要等李乾德吕大器等人?直接出兵横扫八方便是了。”</p>

    “呵呵。”</p>

    老朱笑了笑道:“自然有朕的理由。”</p>

    难道他会告诉左良玉,自己留在长沙,是必须控制住能够来回穿越的石碑吗?

    “若是如此的话,陛下的策略万无一失,臣愿意帮陛下拿下吕大器。”</p>

    左良玉立即拱手表忠心。</p>

    现在刚入伙,正是要立功的时候,自然只能出卖吕大器了。</p>

    “嗯,那这事就交给你办。”</p>

    老朱点点头,随后说道:“你先回营中安排好你的部众,之后你归属于冯胜统率,流民则全部由刘熙祚与周二南安置。”</p>

    “是,臣告退了。”</p>

    左良玉长舒了一口气,倒退着出了营帐。</p>

    虽说基本上被解除兵权。</p>

    然而这可是跟着太祖他老人家混啊。</p>

    即便不是太祖亲自率领,那也是跟着宋国公冯胜。</p>

    冯胜跟徐达李文忠他们比肯定是差了些,然而那也是明初武将勋贵排名前几的大人物。</p>

    能作为他的部属,就如同穿越到抗战,虽没跟着教员,却跟在了一位开国元帅手下,何止是三生有幸,简直是祖坟冒青烟。</p>

    因而左良玉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甚至觉得很幸运,急匆匆回去,听从老朱的安排,开始拆分自己的部队。</p>

    接下来几日,二十万流民营被刘熙祚和周二南安置在了长沙周边,原地建造房屋,开垦荒地,从湘江引水,准备来年耕作。</p>

    一堆堆粮食送了过去,原本面黄肌瘦,跟着左良玉只能勉强饿不死的流民们都疯了。</p>

    这明末乱世,除了江南乡绅富豪以外,很多北方的地主也都没有了余粮,能在这种时候给出那么多粮食,用再生父母来说也不为过。</p>

    而且少有人知的是,后世我们彻底解决温饱,实际上就是从9o年代后期开始,差不多一两代人的事。</p>

    7o、8o年代饥饿还笼罩在我国头顶。</p>

    古代自然就更可怕。</p>

    一场席卷全国的天灾能令人口下降好几倍。</p>

    其中的残酷性是后世人体会不出来的,哪怕是史书,也只会记载一句——“某地旱,人食人”。</p>

    明末乱世人不如犬,很多人都已经处于饿死的边缘,一天吃到的食物非常少。</p>

    如果这个时候能给他们粮食活命,别说当牛做马毫无尊严,就算是你要他们的妻女,恐怕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p>

    刘熙祚和周二南征召大量胥吏维持秩序,在城外先熬粥养民,随后慢慢增加口粮,把流民们养起来。</p>

    同时他们大力宣传太祖陛下下凡拯救世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别说太祖下凡,就算是说玉皇大帝下凡这二十多万流民百姓都信。</p>

    一时间家家户户供上太祖灵位,每天向老朱牌位磕头感谢的络绎不绝,让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