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陶明实在不放心,来到了下邳城中。
    城主府中,陶明正在听取鲁肃对陶鑫案件的调查结果。
    “主公,如今陶鑫一案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平时作恶多端,欺压百姓,可以说罪无可恕,按照律法当斩。”
    听着鲁肃的汇报,陶明脸色平静,问道:“可有人命案?”
    鲁肃听完,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对陶明说。
    陶明未等到鲁肃的回答,抬头看了他一眼后,说道:“直说便是。”
    鲁肃得到陶明的命令,遗憾说道:“一名乡妇被其玷污后,跳井自杀了。”
    听完这话,陶明未曾愤怒,也未曾开口,只是平静的起身出来大厅。
    身后的鲁肃看着陶明的身影,叹了口气:主公,何必啊。
    从城主府中出来后,陶明一路向着陶谐府中走去。
    “二爷爷在何处?”
    听到陶明问话的下人,忙说道:“此时老爷应当在书房中。”
    “来路。”
    说完,陶明便与下人一齐来到了书房外。
    陶明看着书房门,平静了一番心情后,走了进去。
    陶明站在门内,看着正在聚精会神书写的陶谐,陶明看到了自己祖父的影子。
    站了片刻后,陶谐才发现了站在门口处的陶明,连忙说道:“明儿快快进来。”
    陶明应声进去后,也不开口说话,只是站在陶谐的身边。
    陶谐看出陶明的来意,故作平静但话语颤抖的问道:“明儿,你..叔父如今如何了?”
    看着自己二爷爷老迈的神情,陶明心中一痛。
    “叔父尚还安好。”
    陶谐听到,稍微安了安心,试探的问道:“那他所犯之事,可严重?”
    陶明神色凝重的说:“强抢民妇,致使投井。”
    陶谐拿笔的手,颤抖着,但始终没有动静,直到很久后,方才平静。
    开口对陶明问道:“明儿要如何处置?”
    陶明对陶谐的心情非常理解,但他所处位置不容他视而不见,而且世人也不会容许他视而不见。
    思虑一会儿后,对陶谐说道:“此次,我本想来告诉二爷爷,叔父非死不可,却始终开不了口。
    哎。”
    陶明叹息一声,接着说道:“如今我只想问二爷爷一句,可愿远去扬州?”
    听完陶明的话,陶谐便明白了。
    只有带人远离此地,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出士,方可保得陶鑫一命。
    陶谐像一下子老了许多一般,说道:“罢了,这世间权势,又岂是人人可受?还望明儿日后多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