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心回到了感业寺。
    关于为皇帝祈福的法事,宫里已经来宣过旨意了。
    感业寺开始建房子,砖窑已经烧出来了质量过关的红砖,几个膳堂的地基也已经挖好。
    看见工匠们用粘米浆砌墙,谢春心觉得现在粘米那么贵,成本太贵,又拿出了水泥的配方。
    只不过她没有将水泥的配方公布,而是让张望回贤王府,带了二十个下人过来,就在感业寺旁边,买了一块地和房子,烧制水泥。
    贤王府的下人都是有卖身契的,也不用担心配方泄露。
    按照礼部的想法,最好能尽快开始法事,可当礼部的官员到了感业寺,看见了灾后破损严重的感业寺,也觉得不太现实。
    谢春心对礼部的官员说:“贫尼还请大人回宫后转达殿下,做法事心诚则灵,不一定要铺张奢靡。
    感业寺上下,如今每日都在为陛下念经祈福。
    只要删减掉那些繁琐的仪式,和奢靡的排场,法事随时都可以开始。”
    礼部的官员将谢春心的话带回了宫。
    太子并不同意,仍然坚持要做一场盛大的法事,来彰显自己的孝心。
    礼部官员提到了感业寺在地动中受损严重,根本不适合举办隆重的皇家仪式。
    太子说:“既然在地动中受损了,那就派工部的人去修,需要多少的银子,朝廷出。”
    僧录司的人提醒他,之前感业寺就上了折子,要求朝廷拨款修缮,已经被朝廷驳回了。
    田公公也说朝廷没有这一笔费用。
    李翾很是不悦,在他的心目中其实给不给他父皇祈福,他并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让世人看见他的孝心。
    若是法事做的过于简朴。
    有什么意义呢?
    不仅仅如此,他还想借这一场法事,在谢春心的面前,彰显自己的威风。
    第一次李翾在田公公和大臣们的面前执拗了起来。
    “孤就是想为父皇办一场盛大的法事!
    如今朝廷中还有什么事能比父皇的身体健康更重要?
    你们说国库没有钱,那便从其他的事情上挪。
    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一场法事办得盛况空前。
    感业寺该修的就修,该花钱的地方就花。”
    太子监国也有些时日了,很少在政事上面这么坚持,又是拿孝道和皇帝的身体来做借口,大臣们再难反对。
    至于田公公,只要太子不损害到他的利益,他从来都是纵容太子随性而为的。
    因此即使是在朝廷如此困难,连赈灾的钱都没有的情况下,户部还是东拼西凑,给感业寺拨了一笔修缮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