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租界岁月
第二天,耀秋再次见到了清翔,清翔与自己总是保持一些距离的样子。
杜公馆的早餐比较西式化。
刀子、叉子和勺子,但就是不见筷子。
耀秋在早餐桌上也看到了月华,月华则是偶尔会看着自己。
耀秋显然还有些不大习惯刀叉,引来清翔的嗤笑。
月华则是居然在现场教起了耀秋学西式餐具,这让杜公馆的人有些咋舌。
因为这个大小姐是从不喜欢与人打招呼的,更别提和个陌生人如此亲近。
杜老爷说要过几天去西式学校去申请一下,要耀秋也可以学到那里的知识和文化。
而清翔斜了眼,就去上学去了。
月华对耀秋说:“那里的人都讲外语,没事的,到时候我可以教你。”
说完微笑了一下,便也坐上了随从的车,去上学去了。
杜太太好奇道:“耀秋,你是怎么让月华接受你了呢?”
其实林荫来到杜家多年了,但是月华却总也是没有接受她,她曾试着让月华喜欢自己,可是却全都失败了。
耀秋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说了一句:“也许她想要的是简单,太多的幸福反而让她觉得不踏实吧!”
在杜府的几天都是平淡无奇的,月华也没有再去找自己去天窗看星星。
在杜公馆的这几天,他没事的时候就会翻一些书籍看,只是那些全是洋文。
月华每次放学回家后,便会来到耀秋的房间,教他洋文。
月华是个语言天才,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她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英文、日文和法文,这种成就让耀秋也是惊叹不已。
一个沉默的人,上天总会赋予她相反的能力。
就好像一个脑瘫儿,智商往往都比较高。
何况她是有那种环境的,因为地处英租界,而学校交流是用英语,再加上她有一个日本的朋友。
终于西式教堂的学员名额被申请下来,耀秋也开始上学了。
杜老爷故意让耀秋和月华一个班。
因为杜老爷知道耀秋的语言能力沟通可能会产生障碍,学业因为一开始跟不上,是该靠月华来帮忙补一下。
如果说“之乎者也”
是他的骄傲,那么来到这家西式学堂,他才会知道什么叫做挫败。
因为这里的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洋人,而这里的中国人非富即贵。
大家的语言交流,因为洋人占的人数多,而且还是法国人居多,所以大家使用最多的还是法语。
月华在学校里有个好朋友,叫。
虽然是英文名字,但是却长得一副东方人的面孔。
她是一个日本人,叫丰正雅子,父亲是在上海开银行的。
雅子自小就来到中国,父亲也是随着日本侵华势力的扩张,被日本政府带来,希望能侵占中国经济的第一批外来日本商人。
月华在学校里成了耀秋的特别翻译,更让耀秋觉得很是丢人,更渴望加速学习与人交流的口语和文字一直都是给耀秋一种甜甜的感觉,每次面对自己都是面带着微笑。
而且因为自小长在中国,所以她的汉语讲得也好和耀秋也是关系很好的,这多亏了月华的介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