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宽河所,听得史路说前方便是东胜右卫,经过了这东胜右卫便是石门河,石门河距遵化城便是仅有几里之距,石门河从上游石门峪流下,经过这里支流汇入梨河。
    萧亦几人策马停住,远远的看着这座巨大的卫所,在萧亦眼中,这已然是庞然大物了。
    东胜右卫筑于洪武年间,为洪武十六卫之一。
    明万历三十七年重修并增筑南关。
    只见城堡为菱形,占地广柔,东西长千米左右,南北宽亦是近千米,南、北二门,南为迎恩门,北为东胜门。
    土夯砖包城墙,墙基为石砌,高约八米,底宽约三米,顶部宽约一米。
    城内各类建筑井然有序。
    如果说之前的大安口是仅仅是一座外坚内虚的关隘的话,这东胜右卫便是一处真正的明末城池。
    东胜右卫原本应驻守明官军五千六百人,由于多年的土地兼并和兵饷不足如今只剩不到两千人,有户籍约三千,指挥使李玉。
    明卫所指挥使乃是正三品武职。
    从三品指挥同知李正然,其二人为兄弟,又是世袭军户,所以这东胜右卫俨然已是其二人独大。
    如今后金肆虐,其二人每日闭门不开任凭后金军长驱迫害百姓,由于惧怕责罚,姑且连报告都不报告,终日只是闭门守城,念叨着后金不要打到这里来,城内官兵百姓自是惶惶不可终日。
    “萧亦,这里便是东胜右卫。”
    史路也是看着这处险要的城池道。
    萧亦点点头,心中的震惊仍然是难以消退,有这等城池还怕鞑子来攻吗?我汉家建造居然如此成就斐然,竟然建造出如此坚城,恐怕这等坚城尚且不少。
    “哎,只是这里的指挥使只知道闭门不出,就连门口的百姓他们也不敢打开门营救任其被鞑子屠戮。”
    史路言语之中亦是失望至极。
    萧亦问道:“此处何人为指挥使?”
    史路答:“指挥使李玉,指挥同知李正然,其二人早把城池当做自己的地方。”
    萧亦点头,的确,这样的环境下的确足够他们在这里当个土霸王了,对这里的情况有了些了解后。
    萧亦道:“我们直奔遵化!”
    石刚问道:“不是要投奔官军吗?为何不直接投奔这里的官军?”
    萧亦摇头道:“那还看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效力,这等人如同蝼蚁,实在不值得我们兄弟投奔。”
    石刚笑道:“恩,听史路兄弟的话就知道这二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胆子比刘通还小,哈哈。”
    刘通听了之后也是一阵不好意思,装作没听到,王大勇边笑边拍了拍刘通的肩膀。
    萧亦几人不做停留,纵马奔过北门东胜门。
    城头上几个官兵听到下方似有马蹄声,以为是鞑子来袭,因为官军除了各将家丁外极少有配马的。
    其中一人立时惊叫:“快看!
    是鞑子?!”
    城头上官兵纷纷向下看去,却看似不是鞑子,只有两个人不是穿着百姓穿的破烂衣物,仅有二人身着鸳鸯战袄。
    细细看去,下面这几人居然是一人两马。
    “不是鞑子,好像是自己人,看他们中有二人穿着我们的衣物。”
    “那前方可是有大队鞑子,他们去找死?”
    另一人嗤笑道:“你管那么许多干什么,咱们守好咱们的城门就好了,其他事管它做什么。”
    “对!
    管它什么人在激战,一定是打不过鞑子,只要我们不出去就不会有事,只是可惜了这十几匹壮马。”
    言语之意竟是萧亦几人的性命不如马匹。
    萧亦才不会官那些城墙上的官兵是如何想,他的思绪已经飞到了远在十里之外的激战正酣的战场。
    “杀光明狗!”
    一个后面绑着金钱辫的丑陋的鞑子牛录额真举起手中的精钢挑刀大吼,后方数万鞑子哇呀呀乱哄哄的冲了上去,道是也颇具声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