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节 翻开你的小书包让我瞧瞧
一般情况下,打印文件这种工作都是交给办公室处理。
不过今天恰好凑巧段伟松在办公室,就自己动手。
他对照着屏幕上的报告原本看了看,不由得笑了:“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这才高一,就要跳级直接参加高考。
呵呵……有意思。”
和东平毕竟年长,经历过的事情也多。
他指着打印出来的报告,非常敏感地问:“小段,你跟这个谢浩然很熟?”
段伟松点点头:“算是吧!”
和东平目光顿时变得锐利起来:“怎么,他家里有关系?还是你认识他的父母长辈?”
产生这种思维很正常。
于博年在报告上清清楚楚写着“谢浩然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评级“A”
。”
和东平虽然不是主管教育方面,却对高考改革很是关注,自然知道这张报告的分量。
他是父亲,也经历过送孩子上学,参加高考的每一个环节。
高中学业有多紧张,课程有多难,和东平记忆犹新。
因此,他对“跳级”
这种事情本能的不认同。
潜意识当中,觉得极有可能是学生家长与学校方面权钱交换,想要吸引眼球,从中获利的一种手段。
段伟松连忙解释:“和处长你想多了。
谢浩然只是一个普通学生。
至于他家里的情况,据我所知……”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段伟松一个人在说话。
和东平是个很好的听众。
话题很自然的聊到了菲尔茨数学委员会与法国人斯科尔森身上。
渐渐的,和东平脸上的严肃消失了,神情缓和下来,视线再次接触到报告上“谢浩然”
三个字的时候,目光中已经多了几份赞许。
“原来是这样……这孩子不错啊!
看来是我误会了。”
和东平拿起报告,上上下下看了几遍,眼角皱纹不自觉地挤压集中:“只是他为什么想要跳级呢?难道他对今年参加高考,真有那么大的把握?”
这个问题段伟松也很想知道答案。
他想了想,说:“七十二中于校长是个性子沉稳的人。
既然他在报告里说了这是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意见,那事情就一定是真的。”
和东平向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非常罕见的微笑:“难道今年咱们滇南省要出一个全国高考状元?”
段伟松斟酌着字句:“也许吧!
这种事情不好说。”
“我倒是希望这个谢浩然真能考个全国第一。”
和东平很认真:“滇南一直没有出过全国高考状元。
说起来,都说咱们滇南地处偏僻,文化事业落后,好不容易有个明朝的状元杨升庵,还是外地过来的。
小段,这样吧,你帮我好好盯着这个谢浩然。
如果他这次高考成绩优秀,排名全国前列,就算没有拿到状元,我也会给他好好宣传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