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范炫在进攻安康的时候,法明的猎人特战队兵分五路,一支百人小队潜伏在成汉葭萌县(今广元市昭化镇),另外四支分别潜伏在米仓道上的难江(今巴中市南江县)、汉中定军山、褒斜道和安康月河上游。
    猎人特战队的主要任务是把汉中和外界的道路隔断,让这两万名汉中军队成为瓮中之鳖。
    葭萌县位于史上有名的金牛道,金牛道有个“石牛粪金,五丁开山”
    的典故:公元前317年,秦国王宫内,秦惠文王和信任的将领与谋臣——司马错与张仪,一起讨论秦国下一步的攻伐对象。
    此时的秦国,正处于强势崛起的前夜。
    司马错认为秦国当下的实力还不足贸然问鼎中原,因而主张先取巴蜀,积累实力后再图东进。
    对此,出身魏国的张仪不以为然,他认为“蜀地偏远,劳师乏众,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
    而创建王业的关键之地在三川、中原,伐蜀离成功之业太远,不宜采用。”
    向西逐鹿中原肯定会招来中原六国的一致抵抗,秦国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个西方的“蛮夷”
    ,后来苏秦就组织过联军攻秦。
    秦惠文王最终做出了定夺——伐蜀。
    毕竟对于正处于国力上升期的秦国,扩大地盘,增长人口要远比贸然参与争霸天下重要和实惠的多。
    但仅仅凭借自然踩踏的原始小道,数十万秦军显然无法翻越崇山峻岭入蜀。
    很快,一条注定被载入史册的计谋悄然出炉。
    据《蜀王本纪》记载:秦惠文王派遣使者前往蜀国,假意宣称有石牛能“粪金”
    ,欲将石牛送给蜀国。
    蜀王杜芦中计,命五位大力士带队开山,限期修筑贯通秦蜀两地的的道路。
    “石牛粪金,五丁开山”
    的历史故事便由此而来。
    为了适应汉中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栈道这一中国所特有的特殊道路形制便应运而生。
    落成后的新栈道由汉中西行过褒水,经勉县入山区,过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入川界而达成都,全长约600公里。
    “石牛粪金,五丁开山”
    的神话故事便由此而来。
    这条为了迎接“粪金之牛”
    而新筑的栈道,也因此而得名——金牛道。
    历史上,一般把连接关中地区与蜀地的栈道,统称为蜀道。
    在古代蜀道体系中,百分之九十的主体部分,皆集中在汉中境内。
    “五丁开山”
    倒不是说有五个壮士,蜀国人以“五”
    为多,五丁就是很多人。
    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
    此道川北葭萌县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
    公元188年,刘邦后人刘焉出任益州牧,以强腕手段镇压了益州叛乱,对张鲁的“五斗米道”
    采取了怀柔政策,封他为“督义司马”
    ,让张鲁率领其信徒前往汉中,镇守蜀郡北大门,以防曹魏来袭。
    刘焉自以为棋高一着,根除了他在成都的隐患,哪知道张鲁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自立门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